
压力容器的作用原理和容器分类
与其他技术标准,与其他管理规定的关系: 本规程是固定式压力容器的基本性能,也是满足和达到的要求,其他标准不得低于本规程的各项规定 不符合本规定时,如何处理: 指“三新”试验、数据报告报质检总局委托技术机构评审、处理,并将结果经总局批准后进行试制 引用现行标准:十项 覆盖了各类形式、材质的压力容器设计、制造,具有适用性。 压力容器 (1)GB 150 -1998 钢制压力容器 (2)JB 4732–1995 钢制压力容器—分析设计标准 (3)GB 151 -1999 管壳式换热器 (4)GB 12337- 1998 钢制球形储罐 (5)JB/T 4710 -2005 钢制塔式容器 (6)JB/T 4731 -2005 钢制卧式容器 (7)JB/T 4734 -2002 铝制焊接容器 (8)JB/T 4745 - 2002 钛制焊接容器 (9)JB/T 4755-2006 铜制压力容器 (10)JB/T 4756 -2006 镍及镍合金制压力容器 |
与其他技术标准,与其他管理规定的关系: 本规程是固定式压力容器的基本性能,也是满足和达到的要求,其他标准不得低于本规程的各项规定 不符合本规定时,如何处理: 指“三新”试验、数据报告报质检总局委托技术机构评审、处理,并将结果经总局批准后进行试制 引用现行标准:十项 覆盖了各类形式、材质的压力容器设计、制造,具有适用性。 压力容器 (1)GB 150 -1998 钢制压力容器 (2)JB 4732–1995 钢制压力容器—分析设计标准 (3)GB 151 -1999 管壳式换热器 (4)GB 12337- 1998 钢制球形储罐 (5)JB/T 4710 -2005 钢制塔式容器 (6)JB/T 4731 -2005 钢制卧式容器 (7)JB/T 4734 -2002 铝制焊接容器 (8)JB/T 4745 - 2002 钛制焊接容器 (9)JB/T 4755-2006 铜制压力容器 (10)JB/T 4756 -2006 镍及镍合金制压力容器 |
多腔压力容器(如换热器的管程和壳程、夹套容器等)按照类别高的压力腔作为该容器的类别并且按该类别进行使用管理。 但应当按照每个压力腔各自的类别分别提出设计、制造技术要求。对各压力腔进行类别划定时,设计压力取本压力腔的设计压力,容积取本压力腔的几何容积。 1.同腔多种介质容器分类 一个压力腔内有多种介质时,按组别高的介质分类。 2. 介质含量小容器分类 当某一危害性物质在介质中含量小时,应当按其危害程度及其含量综合考虑,由压力容器设计单位决定介质组别。 情况分类 (1)坐标点位于图A-1或者图A-2的分类线上时,按较高的类别划分其类别。 (2)对于GB 5044和HG 20660两个标准中没有明确规定的介质,应当按化学性质、危害程度及其含量综合考虑,由压力容器设计单位决定介质组别。 (3)本规程1.4条范围内的压力容器统一划分为第Ⅰ类压力容器。压力等级划分 压力容器的设计压力(p)划分为低压、中压、高压和压四个压力等级: (1)低压(代号L) 0.1MPa≤p<1.6MPa (2)中压(代号M) 1.6MPa≤p<10.0MPa (3)高压(代号H) 10.0MPa≤p<100.0MPa (4)压(代号U) p≥100.0MPa。 |
多腔压力容器(如换热器的管程和壳程、夹套容器等)按照类别高的压力腔作为该容器的类别并且按该类别进行使用管理。 但应当按照每个压力腔各自的类别分别提出设计、制造技术要求。对各压力腔进行类别划定时,设计压力取本压力腔的设计压力,容积取本压力腔的几何容积。 1.同腔多种介质容器分类 一个压力腔内有多种介质时,按组别高的介质分类。 2. 介质含量小容器分类 当某一危害性物质在介质中含量小时,应当按其危害程度及其含量综合考虑,由压力容器设计单位决定介质组别。 情况分类 (1)坐标点位于图A-1或者图A-2的分类线上时,按较高的类别划分其类别。 (2)对于GB 5044和HG 20660两个标准中没有明确规定的介质,应当按化学性质、危害程度及其含量综合考虑,由压力容器设计单位决定介质组别。 (3)本规程1.4条范围内的压力容器统一划分为第Ⅰ类压力容器。压力等级划分 压力容器的设计压力(p)划分为低压、中压、高压和压四个压力等级: (1)低压(代号L) 0.1MPa≤p<1.6MPa (2)中压(代号M) 1.6MPa≤p<10.0MPa (3)高压(代号H) 10.0MPa≤p<100.0MPa (4)压(代号U) p≥100.0MPa。 |
压力容器按在生产工艺过程中的作用原理,分为反应压力容器、换热压力容器、分离压力容器、储存压力容器。
具体划分如下:
(1)反应压力容器(代号R):主要是用于完成介质的物理、化学反应的压力容器,如反应器、反应釜、分解锅、硫化罐、分解塔、聚合釜、高压釜、压釜、合成塔、变换炉、蒸煮锅、蒸球、蒸压釜、煤气发生炉等。
(2)换热压力容器(代号E):主要是用于完成介质的热量交换的压力容器,如管壳式余热锅炉、热交换器、冷却器、冷凝器、加热器、锅、染色器、烘缸、蒸炒锅、预热锅、溶剂预热器、蒸锅、蒸脱机、电热蒸汽发生器、煤气发生炉水夹套等。
(3)分离压力容器(代号S):主要是用于完成介质的流体压力平衡缓冲和气体净化分离的压力容器,如分离器、过滤器、集油器、缓冲器、洗涤器、吸收塔、铜洗塔、干燥塔、汽提塔、分汽缸、除氧器等。
(4)储存压力容器(代号C,其中球罐代号B):主要是用于储存、盛装气体、液体、液化气体等介质的压力容器,如各种型式的储罐。
在一种压力容器中,如同时具备两个以上的工艺作用原理时,应当按工艺过程中的主要作用来划分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