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器封头成形减薄率与板材负偏差之间的关系
减薄率是一个实际值,应以钢板的实际厚度确定。钢板负偏差是标准规定的理论值。不是一码事。比如说EHA600X6的封头,减薄率是13%,
那我们算出小厚度是5.22,封头厂家提供尺寸是5.3mm,这其中0.7mm的减薄量是否囊括了-0.3mm的板材负偏差?钢板的实际厚度乘以13%是减薄量。
负偏差是指冲压容器封头成型前的那张钢板的负偏差,而不是封头成型后的偏差,不是一回事。核算封头强度的时候,只看封头成型后的实际厚度是否满足设计文件要求的小厚度即可。
实际用SW6计算时,我看到很多封头计算都没加上减薄率。依旧以EHA600X6封头为例(封头厂家提供封头小厚度5.3mm),负偏差为0.3mm,
减薄率依旧按13%,那封头成形后实际小厚度是否应是(6-0.3)X(1-13%),计算出为4.96mm,比如说计算出封头小厚度为5.1mm,
这该怎么解决呢?我理解封头厂家提供的5.3mm,肯定满足要求,但是封头厂家的尺寸明显未计入负偏差,所以才会有上述疑问,
封头厂家提供的成形后的小厚度是所对应的减薄量否已包括了负偏差?(前面表达可能不是很清楚)
封头厂家提供的成形后的小厚度,不是算出来的,而是实测记录,所以与减薄率和钢板负偏差没有关系,合格指标为大于等于设计要求的成形后小厚度。
设计要求的成形后小厚度是算出来的,应等于 名义厚度×(1-减薄率),计算结果应大于等于 计算厚度+腐蚀裕量。
封头如有开孔,[补强计算的厚度] = [设计要求的成形后小厚度] - [腐蚀裕量] - [厚度负偏差]。
封头标准中的减薄率是帮助设计确定壁厚用的参考值,而不是封头检验验收用的考核值。